一年一度的夏季銀河祭即將開跑,大家準備好衝 合歡山 拍銀河了嗎?專業風景達人 Tomer Razabi 在此向玩家們傳道授業,告訴大家如何拍好星空銀河夜景,以及出發前該注意的重要事項,只要帶對器材、找對地方,加上正確攝影觀念,人人都有機會成為星空銀河夜景高手。
▲圖片來源:Tomer Razabi
人類肉眼的視覺蘊藏豐厚潛力,即便在一片漆黑的夜空下,我們能看見星光、流星和銀河系,然而,我們該如何活用DSLR相機的絕佳效能,展現超越人類視覺極限的星空夜景影像呢?首先,必須徹底明白星空夜景攝影曝光的幾個重點,例如ISO感光度、光圈大小與曝光時間等課題。
星空夜景攝影建議器材
- 相機:高ISO表現良好的DSLR機身,全片幅尤佳
- 鏡頭:廣角大光圈鏡頭,盡可能讓光線傳達到相機感光元件上
- 腳架:穩固的腳架,利於長時間曝光拍攝,若有低角度模式更好
星空夜景攝影拍攝環境
▲圖片來源:Tomer Razabi
ISO感光度
在夜晚環境中,為了足夠的感光,我們經常把ISO提高到800以上,能夠讓相機感光元件更加敏銳,獲取更多細微的光線,不過,使用高ISO並非沒有缺點,ISO值越高,照片中的雜訊則會更加明顯。
Q:如何降低高ISO的雜訊?Ans:選擇高ISO表現較佳的相機,例如全片幅DSLR、微單眼,或者使用Photoshop與Lightroom等後製軟體,進行雜訊消除作業。
光圈
一般光線充足狀況下,使用較小光圈能獲得較足夠景深範圍,但在夜晚環境下,我們要盡可能的去獲取光線,因此必須找出能夠使用的最大光圈值,同時顧及景深,可運用超焦距原理進行計算。
Q:如何控制光圈與景深?
快門速度
拍攝星空夜景經常遇到的問題是,使用腳架配合慢快門長時間曝光,銀河星光會很明亮沒錯,但似乎有一些晃動與被拉長的感覺,這是由於地球自轉所導致的現象,要解決這個問題,我們可以透過「星空600法則」公式,計算不同焦段鏡頭適合的快門速度。
Q:如何計算適當的快門速度?Ans:星空600法則,意指以「600」這個數值為準,換算出各焦段鏡頭所適合的快門速度。以全片幅相機為例,600除以600mm鏡頭,換算結果是一秒,而600除以100mm,其結果是6秒鐘的快門速度,以此類推,可有效防止星點因地球自轉,所造成的晃動與拉長。常用範例
- 24mm(全片幅)、17mm(APS-C):理想快門速度約為30秒(600除以24mm)
- 16mm(全片幅)、10mm(APS-C):理想快門速度約為45秒(600除以16mm)
- 14mm(全片幅):理想快門速度約為50秒(600除以14mm)
若星點依然有晃動拉長現象,可嘗試縮短10到15秒快門速度。
構圖模式
典型的星空夜景攝影構圖,主要還是以星空銀河為主,相機貼緊地面向上拍攝效果最好,同時為增添構圖的豐富性,通常會在前景部分加入一些山脈、地景、樹木或奇特岩石,且放在構圖下半部的效果最好。
人造光源
如果夜空的月光太弱,以致於前景太昏暗,我們可以運用幾種人造光源,打亮前方的景物,例如閃光燈、LED燈、手電筒等,並依照曝光時間來調整光源強弱。另外,為了讓前景看起來更加立體,建議從左右兩側進行補光工作,效果會比較理想。
若想讓星空銀河看起來偏冷色系,我們可以把相機自訂白平衡設定成2500到3500K來拍,但這樣一來前景也會跟著偏藍,此時就能考慮於人造光源加上暖色濾片,平衡一下前景的色溫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